“簡單來說,導彈速度能達到多少馬赫對國防有重要意義。那么導彈的發動機怎么造?需要數控機床。數控機床對的國防裝備具有超越經濟價值的戰略地位,現代國防裝備中關鍵零部件的加工工藝具有一定特殊性和難度,用普通的加工設備和傳統加工工業無法達到要求,多軸聯動、高速、高精度的數控機床才能滿足加工要求。如此重要的戰略裝備,如果沒有自主生產能力必將受制于人,因為沒有人愿意將制造武器的機器無條件交到別人手中。
“十一五”期間(2006年-2010年),16個科技重大專項相繼啟動實施,包括“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”科技重大專項(簡稱“數控機床專項”或“04專項”)。
中國數控機床起步晚,核心零部件等配套產品發展滯后。沒有關鍵核心零部件,中國機床企業將受到其他企業的限制,或高價,或禁售。
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陳惠仁今年在《經濟導刊》的發文,我國已在制造端和應用端基本實現了數控機床技術的系統普及,已系統進入數控機床時代。雖然我國數控機床整體上還處于中低檔水平,比西方發達晚了30多年時間,但也是了不起的歷史成就。隨著數控機床技術的普及,我國中檔數控機床技術不斷趨向成熟,市場競爭力逐漸增強,市場份額逐漸擴大。
同時,我國機床企業并沒有因為實力懸殊而放棄在領域的努力,2009年啟動的數控機床重大科技專項就是為了突破技術瓶頸。
受益于這一專項的臺群精機積投入資金,先從德國花巨資引進部分中檔數控技術,一邊吸收原有技術,一邊應用的IC技術和芯片集成技術,實現數控系統給的重新規劃和設計。經過整整5年聯合攻關,研制出新一代數控產品,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多軸聯動和高速、高精度的運動控制功能,實現了只有進口系統才有的功能。
據科技部發布的數據,自2009年數控機床專項實施以來至2016年,共安排課題562項,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投入91.14億元,已經累計申請發明3956項,研發新產品、新技術2951項。專項的實施,顯著加快了數控機床的科研步伐,讓產品品種實現了“從無到有”的跨越。
我國自主研發的數控機床也得到了市場肯定。2016年,數控機床專項支持研發的數控系統已累計銷售1000余套,國內市場占有率由專項啟動前的不足1%提高到了5%左右。
機床的數控系統體現了核心技術和競爭力的一個方面,加快“卡脖子”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提升自主創新能力,才能扭轉發展中的被動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