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床是其他機器的“母機”。
煉鋼廠出產的鋼鐵并不是我們在生活中見到的各種奇奇怪怪的形狀,而是板材、管材、鑄錠等等形狀比較規則的材料,這些材料要加工成各種形狀的零件就需要使用機床進行切削;還有一些精度要求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較細的零件,就要在機床上用精細繁復的工藝切出來或者磨出來。
和所有的機器一樣,最初的機床包括動力裝置、傳動裝置和執行裝置,靠電機轉動輸入動力,通過傳動裝置帶著被加工的工件或者刀具進行相對運動,至于在哪兒下刀、切多少、多快速度切等等問題,則由人在加工過程中直接進行控制。
由于傳統機床使用的電機的轉速在工作時基本上是不變的,為了實現不同的切削速度,傳統的機床設計了極為復雜的傳動系統。這種復雜度的機械在現今的設計中已經不多見了。
而隨著伺服電機(伺服電機就是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精確控制電機的位置和轉速的電機)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,直接控制電機的轉速變得方便快捷效率高,而且基本上是無級變速,傳動系統的結構大大簡化,甚至出現了很多環節電機直接連接到執行機構上,而省略了傳動系統。
這種“直接驅動”的模式是現在機械設計領域的一大趨勢。
結構的簡化還不夠,要實現各種各樣的形狀的零件的加工,還需要讓機床可以高效、準確的控制多臺電機合作完成整個加工過程。
這就要讓機床成為有“腦子”的數控機床了。而這個腦子就是數控系統,數控系統的水平高低決定了數控機床能干多復雜、多精密的活兒,也決定了這臺機床和他的操作者的身價。
(二)數控系統能干嘛?處理信息并控制動力
數控系統(Numerical Controller System)是數控機床的大腦。

對于一般數控機床而言,往往包含人機控制界面、數控系統、伺服驅動裝置、機床、檢測裝置等等,操作人員在一些計算機輔助制造軟件的幫助下,將加工過程所需的各種操作(如主軸變速等步驟以及工件的形狀尺寸)用零件程序代碼表示,并通過人及控制界面輸入到數控機床,之后由數控系統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和運算,并按零件程序的要求控制伺服電機,實現刀具與工件的相對運動,以完成零件的加工。
數控系統完成諸多信息的存儲和處理的工作,并將信息的處理結果以控制信號的形式傳給后續的伺服電機,這些控制信號的工作效果依賴于兩大核心技術:一個是曲線曲面的插補運算,一個是機床多軸的運動控制。